据报道,耗资 1000 亿美元的大型星际之门合资企业将至少部分采用太阳能和电池供电。据彭博社报道,这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置将由软银支持的 SB Energy负责建造,但它们不太有几率会成为该合资企业的唯一能源来源。
星际之门是OpenAI、甲骨文和软银集团的合作项目,该项目承诺将建设一系列新的数据中心,以推动AI应用的发展。
近年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让研发人员和科技公司争先恐后地寻求电力保障。 美国能源部预计,到2028年,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将从2023年的4.4%上升到12%。 到 2027 年,50% 的新建数据中心将面临电力不足的问题。
核能已成为数据中心开发商和科技公司的宠儿。 Google与核电初创公司 Kairos 签订了500 兆瓦的协议,微软正在重启三哩岛的一个已关闭反应堆。 数据中心运营商斯维奇公司于12月宣布与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创建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公司Oklo达成协议,将提供12千兆瓦的发电能力。
但是,核电的近期发展一直受到成本超支和延期的困扰。 新成立的核电企业主要是通过模块化和大规模生产反应堆部件来克服这些障碍。 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这种办法能够加快新核电站的审批和建设速度。
但是,尽管取得了进展,这些初创公司中还没有一家完成反应堆的建设,而且它们的第一座商用反应堆预计要到2030年才能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这对于缓解近期的能源短缺问题就没有帮助。 天然气发电厂是数据中心另一个可能的能源来源,但也需要数年才能建成。
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场的建设速度要快得多。 根据一项对 50 年发电厂项目的研究,与核电厂和天然气发电厂相比,它们的完工时间大约只有后者的一半。 据最新估计,太阳能发电厂的平均完工时间约为 18 个月。 由于太阳能发电站固有的模块化特性,它们能在大部分项目完成之前就开始发电。
任何太阳能项目最长的部分是许可和并网,即设施与电网连接。 对于数据中心来说,并网可以是可选的,许多数据中心可以直接从源头获取电力。 鉴于星际之门工程建设的紧迫性,许可审批也有一定的可能加快,因此太阳能有几率会成为首批数据中心的首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成都一86平米“凶宅”售出,中介称曾发生命案:一口价95万,110万成交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5G下载速率比4G快7至8倍,但用户感受不明显,预计2030年6G将投入商用【附6G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分析】
美关税豁免反转!特朗普声称对华豁免只是暂时,半导体或迎转机
苹果死守中国是因为廉价劳动力?库克:在美国凑不齐的模具工程师,中国一个省能填满几个足球场【附智能手机行业市场分析】
海关总署:中国和欧盟经济总量合计超全球的三分之一 双方在许多方面存在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